王小燕
(会议翻译 王小燕)
毕业于日本学研究中心,获日本文化专业硕士学位,1999年至今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,现为资深记者、日语节目主持人。10年以上播音员的经历练就了完美的日语发音,字正腔圆的美丽声音博得广大受众的喜爱。2011年3月担任央视东日本特大地震直播同传,同年8月为央视转播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的辞职新闻发布会提供直播同传。2012年3月央视播放的《东日本大地震震后一年》的特别节目中担任NHK节目组的直播同传。同时在中日间众多高级别国际论坛中担任同声传译。
|
Q 您的声音甜美,语言流畅,您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磨练自己的母语和外语水平的?
A 哪里啊,还差得远呢。声音是心灵的窗口,有一颗不懈追求“美”的心,才有外在流露出来的声音和语言。
我的母语发音很糟糕,同事们需要寻开心的时候,都会故意问我一些回答时,我发起音来有些困难的问题,比如:“今晚谁上晚班啊?那谁又是今晚的网班呢(负责网络更新的人)?哈哈哈哈”。
中文普通话里的“in”和“ing”,“an”和“ang”是我这个安徽人不擅长的发音,特别留意的话也凑合着能说出来,但不注意说快了,就露马脚了。同事里北方人很多,耳朵很灵,每次我说错了,大家就毫不留情地送来“笑声”。恰恰是这“笑声”是让我很开心地记住自己的错误,避免再犯的好机会。爱笑你的人,往往也是热心教你的好老师,及时向他们请教正确即可。
而相比较而言,日语的发音要简单多了,但不断进步的诀窍是一样的,不要怕有人“笑话”你,也不要忽视身边的热心人,用轻松的心态接受来自周围的“关爱”,就一定有不断提高的机会。
Q 有着丰富的口译经验的您到现场工作还有紧张感吗?请您分享一下怎样才能消除负面的紧张情绪。
A 紧张感更多的是来自工作开始之前。每接到每一项新工作,都会有紧张感,怕自己不熟悉背景、不懂得新单词、不能快速进入交谈双方的语境,从而无法准确、快速地做好语言转换和传递。甚至还会担心会议的时间是否太早、地方是否不好找?爱睡懒觉的自己,早起是一件很让自己紧张的事。
但这样的紧张也并不是坏事,可以让自己尽可能充分地做好准备,尽可能早点安排好作息时间。
但即使这样,到现场有时还是会感到紧张,尤其是从未接触过的主题、初次打交道的客户,这时候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精力,充分打开身体的所有机能(笑)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,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,总之要让自己“偷偷”处在“如临大敌”的状态,尤其是在开始的阶段。之所以要“偷偷”,是因为不能让客户感觉到你很僵硬,尽量让自己保持内心的紧张,外表的和善、体贴和尽职。当自己大致熟悉内容,顺利进入到双方交流的语境之中后,紧张感也会随之缓解的。
Q 都说口译现场三分笔记、七分记忆,没有个好的瞬间记忆力,就难以应对各种高难度场面,您是怎样锻炼瞬间记忆力的?
A 记笔记。尽可能全面地记录。条件不允许的话,掐掐手指也行(笑)。还有就是边听,边留个心眼,回想一下发言人说话时的大背景,尽量预测并弄清楚他的本意。
Q 无论是同传还是交传,都有团队合作的场合,在与其他翻译配合完成一项工作时,需要注意什么?
A 及时沟通,相互请教,要意识到团队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“命运共同体”。
【准备阶段】拿到资料后,要做好事先的预习,遇到还是不清楚、没弄明白的地方,工作开始前要及时和伙伴做好沟通,询问对方的看法。如果对方也不清楚,就要想办法直接询问发言人等。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是做好翻译的第一步。
【工作中】同传时,如果轮到对方上场,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开溜(包括身体上的、思想上的)。注意听发言人说话,遇有数字时要及时记录到纸上,供对方参考;或是协助对方翻找资料。
【心态】合作伙伴之间是平等、对等的关系。即使对方是很有经验的前辈,既然做着同样的工作,就意味着应承担一样的责任。可以多多向前辈学习和请教,但不可有依赖心理,对于自己份内的工作,一定要自己独立做好。
Q 在口译工作中,如您突然遇到自己不熟悉,不明白的话题,您是怎样处理的,请和我们分享一下经验。
A 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,所以事先多做功课吧。如果还是遇到了:
【交传】的话,只好虚心地请教发言人,请他/她讲解一下;或是讲出自己猜测的意思,向对方求证;如遇到偏僻的专有名词,也可以试着请发言人说出英语做个参考。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对译的单词,也尽量地把意思传达过去。并记录下来,下课后自己补课。
【同传】的话,比较糟糕,尽量从前后文的语境中猜测语义,并保持“警戒”心理,继续边听下文边揣测、求证,当被验证正确后可以放心地解除“警戒”,反之则赶紧找机会连同刚才的翻译一起“更正”过来。
Q 作为一名翻译,有时在翻译中会偶尔遇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、针锋相对形势紧张的场合,您一般是怎样处理这样的场面的?
A 取决于你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及信赖程度,以及你所代表的立场(企业?国家?),具体情况具体应对,不能一概论之。总的来说,基本事实一定要准确地传递,不可加入自己的解释,语气上、措辞上也许可视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调整。
如果身处现场,作为旁观者实在心有所悟,不说不爽,那也一定要掌握好说话的时机,并且要明确地讲清楚:“刚才是对方说的话。作为翻译,我觉得对方的真实意思也许是/我觉得这事也许这样处理更好…”,总之一定要区分开客户的话和你想说的话。
但是说到底,这种情形下,翻译到底要如何做,还是取决于客户对你有多大的期待和信任。个人不建议翻译掺和其中,让事情越来越复杂。个人感悟可在翻译之余,找机会表达。
Q 现在有很多学生向往口译工作,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从一名学习者转换为口译工作者。请在学习和工作上给年轻人一些建议。
A 磨练好基本功,谦虚、好学、勤奋是关键词。
最好再找一项你喜欢的、关注的领域。
加油!
Q 假如有一天您不做职业口译员了,您想做什么?您现在有为此做准备吗?
A 朗读者。出声读文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,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准备,应该是一件轻松、开心的事,想要开始时再准备也没问题的。